谈如何提高神经病学理论教学的质量
神经病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临床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神经病学的理论知识和初步临床实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系统掌握神经病学相关知识对于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要学好该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神经影像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一定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学科基础理论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难度大[1],如何有效提高神经病学理论教学的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授课技艺
神经病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巧。青年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前,应多听取同学科优秀教师的讲课,学习他们在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授课节奏把握上的诸多技巧,学会取长补短,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上课前应广泛查阅资料,充分备课,认真撰写教案。上课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层次地讲清重点和难点,避免“填鸭式”教学[2]。表达方式上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和精简的语言,表达要清晰,讲解要深入浅出。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后做到及时回顾,反复强调以帮助学生回忆要点。教学中需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该节课程的知识框架,串联起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相长,授课最后通过提纲式的知识点小结和提问题的方式,及时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因神经病学的知识点深奥复杂,课后需反复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在一次次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炼和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病学理论带教老师。
2 充分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神经病学教学的难点在于知识点枯燥难懂,特别在讲解总论部分,需要学生具备解剖、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否则很难理解神经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这时需充分运用幻灯、动画、录像等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点有形象、生动、多角度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4]。如在讲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时,通过展示帕金森病患者静止性震颤、铅管样强直、慌张步态等录制视频,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具备单纯枯燥的语言讲解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高质量的课件,研究如何通过图片、图像、动画等形式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神经病学教研室需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集大家智慧制作相关课件,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3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积极认识活动实现的。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认识。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相关知识重现法、及时释疑法、拓展提高法、发现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5-6],并在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PBL[7]、CBL[8]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脑梗死这一章节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案例设置的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对疾病做出定位、定性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评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带教老师呈现完整的神经病学知识框架,对学生而言绘图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加工,能够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9]。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并结合课程具体教学时数的安排,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神经病学临床思维方式。
4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医疗活动以患者为中心,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理念,表现为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0]。在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中,教师和医学生们都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医学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