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PBL+RPT教学法应用于MBBS留学生神经病学见
MBBS(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临床医学学士)是我国医学类来华留学生的品牌项目,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MBBS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也经历了由重数量的粗放式培养向重品质的规范化培养转变的过程[1]。《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提出[2],可以根据生源国家对医学生的要求以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调整培养方式,适当增减有关课程和调整课程学时等,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国际水准,具有考取本国医师执照及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
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MBBS留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神经病学见习是连接神经病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一环。对MBBS留学生神经病学见习调查发现,多数院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法,见习带教没有突出MBBS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国际化要求。刘园等对MBBS留学生的调查发现[3],学生喜欢“学生本位”带教方式,如指导自学法、案例讨论法、技能练习教学法等,极少部分学生喜欢“教师本位”带教方式,如讲授法、讲座法。另外,MBBS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问,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4],但他们中文基础薄弱,与教师沟通困难重重。同样,教师也常常因为语言问题愿意采用传统授课式见习教学法来降低教学难度,进一步影响了MBBS留学生见习质量[5-6]。
基于以上问题,为提高MBBS留学生神经病学见习质量,我们在2015级MBBS留学生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探索采用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RPT(Role-playing Teaching,角色扮演法)教学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见习教学方式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其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加强临床思维培养和团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昆明医科大学2015级54名MBBS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人,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1.2 教学方法
两组见习内容均为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由同一名教师带教。教师课前一周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主预习资料,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在面对面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法:教师用标准化病人做示范,边演示边讲解,之后学生分组,按照示范内容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试验组采用CBL+PBL+RPT教学法,具体如下:教师事先准备典型见习病例,将同一病例设计成医生版、病人版和检查列表。医生版提供此病例的主述,病人版提供此病例的具体信息,检查列表以问题为中心,串联起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和治疗。学生抽签分组,每组3人,其中2人分别扮演医生、病人,1人担任观察者。随后,扮演医生的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此病例进行问诊和体检,扮演病人的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演示出此病例的典型症状和体征,观察者按照检查列表中提出的问题帮助本组“医生”按照标准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讨论结束后,各组学生按照分工进行角色扮演,逐步完成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共同总结出病例特点,提出可能的诊断、需要完善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建议。教师观察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完成每个见习环节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重点理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思路,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并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3 见习评价
1.3.1 Mini-CEX临床技能评价 教师根据Mini-CEX临床技能评价量表直接观察每组学生的行为,进行定量评价。该量表由美国内科医学会开发,是目前国外医学院校临床实践考核的常用演练性工具,适用于临床教师直接观察学生日常工作中的例行诊疗行为。量表评估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卫教咨询、组织效能6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涵盖了多项相关的关键行为。
1.3.2 学生对见习教学的主观评价 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要求学生选出自己Mini-CEX临床技能评价量表6种能力中提高最明显的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用中位数(M)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ini-CEX临床技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